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 学院概况 : :

微信/QQ扫一扫转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是广西师范大学最早创建的理科院系之一。化学与药学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广西师范专科学校理化专修科,195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并更名为化学系,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5年更名为化学化工系,2003年5月成立化学化工学院,2013年6月成立化学与药学学院。


       现有教职人员162人,其中教授57人,研究员8人,正高级实验师1人,副教授35人,副研究员6人,高级实验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7人,硕士生导师64人(不含博导)。教师中有各级各类人才项目或称号120余人次。学院现有在校学生 207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1321人,硕士研究生 634人,博士研究生 119人。


       学院化学学科是广西一流学科、广西优势特色学科。学院有三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学科:无机化学、应用化学和药物化学;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8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专业技术领域类技术创新中心1个、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个,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以及 “广西分子固体新材料研究人才小高地”等研究平台。



       近五年,学院教师新增承担科研项目共370项,项目总经费达16807.04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项,其他省部级课题133项,包括广西科技基地与人才专项院士后备人选项目2项,广西创新团队项目3项。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广西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奖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全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086篇,其中SCI论文976篇,在Na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Science Advances、Chemical Science、ACS Nano等发表SCI一区395篇,SCI二区434篇。获授权中国国家发明专利200多项。


       学院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排名632/2141,0.30%)。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有9700平方米办公及基础实验室大楼和9000平方米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大楼。拥有教学科研仪器台约9198余台套,有场发射透射电镜、高分辨液质联用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等单价3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专业仪器设备、软件110多台套,总资产2.24余亿元。


       本科化学专业于2019年首批通过国家师范类第二级专业认证,同年首批认定为国家“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广西一流学科(化学)、广西普通高等学校五星专业、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广西教师教育优势特色专业、广西优质本科专业、广西优势特色专业和广西“优势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专业。本科制药工程是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西普通高等学校四星专业、广西首批优势特色本科专业,拥有药物化学广西重点学科。本科应用化学专业是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西普通高等学校五星专业、广西壮族自治区紧缺专业,广西首批优势特色专业。《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为广西一流本科课程;《有机化学》课程入选2022年自治区级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有机化学》课程入选2023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入选2025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苏桂发教授、沈星灿教授两名广西教学名师。蒋邦平教授及其教学团队在2025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荣获基础课程正高组三等奖。近5年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0余篇。学院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20余部,教师团队编写的系列特色实验教材被多校使用。教学研究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其他奖项十余项。广西师范大学历经数十年的建设与积淀,依托广西一流学科(化学)、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学科与科研平台优势,面向西部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的化学教师教育人才,是广西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反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被《光明日报》(要闻版)、《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


       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置于核心地位,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及省部级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近五年来,本科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近50项、自治区级奖项100余项,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如在化学学科竞赛中,学生连续多届表现突出:在第三、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中分别荣获总决赛特等奖,在第五届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一等奖;第七、八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均获一等奖3项,第九届获一等奖2项。在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方面,学院学生先后在“田家炳杯”第八届、第十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并于2023年和2025年多次蝉联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和信息化教学应用大赛一等奖。此外,在制药工程领域,学生团队亦表现优异,于第八、九届“国药工程-东富龙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中分获二等奖和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这些成绩充分体现了我院在教育教学和质量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彰显了学生出色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水平。2019-2023年共有62名硕士研究生考入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南大学、云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2018-2022年研究生共承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创新计划项目41项,共发表篇核心期刊以上文章620余,被SCI收录420余篇,其中代表性刊物有Angew.Chem.Int.Ed,J.Am.Chem.Soc.,Sci. Adv.,Anal.Chem.,ACS Nano.,Coord. Chem. Rev.,Inorg.Chem.,Cryst. Eng.Comm.,J.Org. Chem.,Chem. Comm.,J. Mater. Chem.等。


       学院在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十分活跃,近五年来先后成功主、承办了第二、三届、四届漓江国际药学论坛、第一、二届国际天然活性配体金属药物化学论坛、2020年亚洲生物无机化学学会颁奖报告会等全球性大中小型学术会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药物学发展战略青年学者论坛、第七届华南结构生物学论坛、第八届岭南有机化学论坛、第一届广西有机化学论坛等全国性、区域性重大学术会议。先后邀请了法国科学院院士BernardMEUNIER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张久俊教授、南开大学周其林院士、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成功举办学术讲座近200人次。


       在八十四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一直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办学理念,注重教学和科研全面发展,目前已成为广西师范大学综合实力最强的理工科学院,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具有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他们遍布广西乃至全国化学及相关行业,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